產品說明
白術為菊科植物。別名:于術、冬術、浙術。具有補脾健胃、燥濕利水、和中功能。主治脾胃氣弱、不思飲食、虛脹。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。
生長習性:喜涼爽,怕高溫,耐寒。根莖生長適宜溫度為26—28C,耐低溫。對土壤要求不嚴,一般土壤均能生長。
繁殖方法:用種子繁殖。春播種培育“術苗”,當年冬或翌年春移栽。
1、選地整地:以土層深厚、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質壤土為好,白術容易發病,不宜連作,應選擇生荒地或停種白術3年以上的地塊。畝施復合肥50—100公斤或有機肥適量,翻入土中作基肥,整細耙平,根據地形做畦。
2、播種方法:以冬季11—12月或3月上旬播種宜,分為條播和撒播兩種。條播以行距20—25厘米,深約2-3厘米,將種子均勻的播入溝內,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。播種量每畝6—8公斤。撒播時將種子均勻撒入畦面后覆土。畝播種時8—10公斤。播后土壤經黨保持溫潤,氣溫在18—20℃時,半月開始出苗。育苗1畝可栽種8—10畝。
3、移栽:挑選頂端芽頭飽滿,大小均勻,根群發達,表皮光滑,項端細長,尾部圓大的術苗。南方從12月至翌年2月上旬,北方在4月上中旬移栽。施肥同育苗一樣,按行株距30厘米×15厘米,畝栽苗8000—10000株。
田間管理:1、中耕除草:術苗出齊后,及時草、間苗、間去密生苗和病弱苗。移栽的術苗要勤中耕除苗。開始可淺松,促進根系生長,除草時,以免傷根。做到田無雜草,土無板結為好。
2、摘蕾:摘蕾是白術增產的一項重要措施。7月上旬現蕾時,除留種地外,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分兩次摘完,以免開花消耗養分。摘蕾應選晴天進行。
病蟲防治:病害有白絹病、立枯病、鐵葉病、根腐病。蟲害有蠐螬、地老虎、金針蟲。發現病蟲害時,及時對癥噴打低殘留農藥。
采收加工:白術以根莖入藥。于栽種當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,莖葉由綠色變黃時,挖出根部,去掉莖葉,抖凈泥土,曬干或烘干即成商品,畝產白術400公斤左右。